新化舊名《大目降》Tavocan,應該是西拉雅語 Ta Vulkim (荷編西拉雅馬太福音)【註1】,Vulkim 是山的意思,Ta 是地方標示詞;相當英文的 The Mountain。根據1904 的台灣堡圖,在新化的西南邊有一個村落《三舍甲》。在西南偏西另有一個地名《英仔甲》。本文研究這兩個地名的由來,和新化水文的關係。

TaVocan.png

台灣堡圖大目降附近。西南邊有英仔甲,在偏東有三舍甲。許縣溪在同治三年改道,改道之前,河道在較東邊。因此,倫仔頂以前屬廣儲東里,庄廟是西勢的廣興宮。

 

《英仔甲》台語 Ing-a-kha,在新化崙仔頂的南邊,靠近許縣溪河邊。崙仔頂在 180 縣道 (新化大智路) 北邊,英仔甲在180 南邊,目前兩個村莊已經連成一片大村落,屬新化崙頂里。英仔甲的名字究竟是甚麼意思? 應該是來自西拉雅語的音譯,我大膽的猜測為 Inna-Kha,這個發音像是台語 Ing-a-kha,意思是《母親之河》。西拉雅的女孩、母親都叫 Inna (菲律賓的 Tagalog 也叫母親 ina【註2) kha 應該就是小河,印尼文 got 是水溝,在台灣很多河流的上游都被取名叫《咬狗》台語 kha-kauKha 是小河、kau是竹子,合起來就是多竹林的小河。在南台灣呵流的上游,河邊多有竹林,故常見溪名《咬狗溪》。許縣溪上游在關廟境內有支流叫《咬狗溪》【註3】。

 

《三舍甲》當地人的台語稱 sama-kha Sama 在西拉雅是父親的意思【註4】。所以《三舍甲》意思為《父親之河》。《三舍甲》附近在30年前由統一企業開發一片上百戶的住宅,稱《統一花園新城》。舊《三舍甲》村落在統一花園新城門口西邊一帶,現在已經廢村。花園新城正門口過馬路一帶地勢低窪,還可以看見一個舊水道遺留的痕跡,從花園新城門口向東北延伸向新化市區【註5】。

 

顯然這兩個地名與新化兩條舊水道有關係。根據清初<臺灣府志>記載:

 

「臺灣水道;一、曰新港:。。。。一、曰咬狗溪:從香洋仔出永豐里,北過新豐里,又北過保大東里、保大西里,又西北過廣儲東里匯於鯽仔潭合流,至永康里之北西入大目降南溪,又西北入大目降中溪,至武定里,同為新港入於海。」

 

府志內提到清初大目降附近共有三條溪流: 咬狗溪從香洋 (關廟) 而來,這是《許縣溪》 (歸仁舊名許縣,許姓聚落稱《許厝》,現今歸仁文化中心一帶);許縣溪在新化唪口一帶,有大目降南溪匯入。更往北在永康境內匯入大目降中溪。這大目降中溪就是從虎頭埤出來的大目幹溪 (也叫虎頭溪),流過新化鎮的東邊往北,在永康省道豐化橋 (國道8) 之前匯入許縣溪。

大目降堡圖.PNG

1800之前,大目降三條水流: 許縣溪經過英仔甲(在現河道的東邊)、大目降南溪經過三舍甲(現以乾涸)、大目降中溪 (現流出虎頭埤,稱大目幹溪或虎頭溪)

 

其中現今已經消失就是大目降南溪,它從新化南邊山仔頂一帶湖泊集水,流經《三舍甲》之後進入新化市區西邊。大目降南溪最接近新化市區,是新化農產外送的主要水道,在《三舍甲》旁邊有《後面港》,接近新化信義街有《下港》,這些都是糧運的出入口。南溪1870年之前已經乾涸,只留下《三舍甲》東北往新化街區的舊水道遺跡。

新化街區西邊《洋仔》是漢人開發最早的區域,有全台最古老的保生大帝廟,廟前有洋仔港,據聞早期大船可以從海邊一直開到洋仔港 。洋仔港保生廟前(西邊)有許縣溪,廟後(東邊)有大目降南溪。大目降南溪和許縣溪孕育了早期新化市街的開發,從大目降南溪河邊沿著信義街往東有下港、番薯間、菜市場,中間有清水寺,終點有護安宮。故原住民有父母之河的稱呼: Ina-khaSama-kha,對大地的賜與,表達感恩的敬意。

新化區地圖.PNG

舊水道在現今地圖的大致位置。舊許縣溪水道很接近高鐵路線。


【註1陳炳宏『台南SIRAYA語馬太福音註解』2012修訂版。

【註2Concise English Tagalog Dictionary, Jose V. Panganiban, 1969; Google 翻譯。

【註3】斗六有咬狗庄,嘉義新港鄉菜公村咬狗竹,關廟咬狗溪,二仁溪上游咬狗坑。

【註4菲律賓Tagalog 父親為 ama。根據中研院李壬癸靠海邊的大滿族語音Dama,新化一帶的西拉雅為 Sama

【註5】鯤鯷工作室: 洋仔港舊道探索。https://blog.xuite.net/ccy1217/Formosa/157123143

arrow
arrow

    Tou-Kou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